人类是怎么制定每年的人类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呢?
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。一是将每年消耗的自然资源进行汇总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,需要消耗一定的土地资源、矿产资源、水资源等等。
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在北京发布的《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》指出,如果人类持续当前的资源消耗速度,到2050年,我们将耗尽相当于两个地球的自然资源。自1998年起,WWF每两年发布一次地球自然状况调查报告。最新报告显示,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,生态多样性也在减少。
人类每年的消耗量已经超出地球产出量的20%,当今平均每个人使用了2公顷的土地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,实际上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限度是每个人8公顷——— 新报告检验了149个国家的自然及资源状况 你是不是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物质已经特别丰富了?我们现在不但衣食无忧,而且许多物品还可以用的时候就被我们当作垃圾丢弃了。
圆涌构造成矿作用基本特征
1、圆涌构造是地球深源岩浆强热动力和物质运移的强大统一过程,包括矿产的聚集分布,囊括了已有地质矿产理论的全部内容,涵盖了各类矿产的形成分布规律,在新的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,需要对传统的矿床学理论进行重新认识、总结,从而导引出更全面深刻的找矿、预测和再开发的理论和实践途径。
2、同心圆形:本类圆涌构造在形成过程中,深部动力根基本处于主轴空间稳定形式或垂向升降形式,所以形成圆形构造,保持同一圆心,构成周围平行的环形,这是圆涌构造的基础模式,其他形式的演化都脱离不开这一基础形式[图2-7(1)]。
3、它们大多保持着原来的浑圆外形,有一定的厚度和刚体特征,如欧亚大陆的西亚大半圆、莫斯科大圆、菲律宾大圆、西伯利亚大圆等图像,构成欧亚大陆的地质结构主体。
4、顶盖部:当圆涌高速物质能通道抵达岩石圈硬塑地质区后,管道中的物质能流与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强烈的冲击交融,在地壳中引起各种地质反应。
什么样的矿床适合用露天开采
1、一般来说,露天开采适用于矿床比较浅且矿体比较大的情况,例如铁矿、煤炭、石灰石等。这些矿床往往分布广泛,且矿体呈平坦或倾斜状态,便于应用机械采矿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开采。而对于深埋且矿体呈脉状、断层状等复杂结构的矿床,则更适用于地下开采。
2、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,适于露天采矿的范围越来越大,可用于开采低品位矿床和某些地下开采过的残矿。对平缓矿床(一般矿层倾角小于12°)采用倒堆、横运或纵运采矿法。对于倾斜矿床采用组合台阶、横采掘带或分区分期开采的方法。 露天开采作业主要包括穿孔爆破、采装、运输和排土。
3、人工开采:这种方式依靠人力进行打眼、装矿和推车等作业。 机械开采:使用专门的采掘和运输设备,在露天空间中进行矿石的开采,并通过露天沟道或地下巷道将矿石和岩石运出。 水力开采:利用高压水流冲采矿石,并通过水力冲运,这种方法多用于松软的砂矿床。
4、露天开采适合于埋藏较浅的矿床开采,成本低,安全系数高,辽宁抚顺和广东茂名就是典型的例子。井下开采有竖井、水平坑道采矿两种方式,适合于埋藏较深的矿床。